摘要:營養品行業不是一個存量博弈的邏輯,這意味著市場現在的蛋糕不止這么大,通過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這個蛋糕能夠繼續做大。
1、營養品行業這幾年的明顯變化:一是產品從嚴肅營養的偏“藥品”化逐漸轉向零食化的“功能性食品”,不僅要求功效強,還要求口感好;二是整個行業卷得越來越厲害,跨行、跨界過來的品牌不斷增加,消費者的心態也發生改變,倒逼企業提升產品升級換代速度。
2、營養品行業還是一個藍海市場,當我的產品擁有極強的差異化優勢,在上市之后甚至找不到對手時,我就不會走低價競爭的邏輯,而是會把產品的銷售利潤守護好,也為客戶在消費者中可以獲得更高售價做好保障。
3、目前營養品行業企業技術發展與消費者需求之間存在一定滯后性,例如消費者在母嬰產品的需求上逐漸加碼,無副作用、無添加等等,但企業又無法在短期內實現原料、技術的創新。
4、國內營養品市場非常龐大,但品類滲透率遠不如國外,消費者的很多需求被壓抑了。所以從業者在短期內承受了較大的競爭壓力,但長遠來看只要守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壁壘,提升流程效率、服務能力、技術研發創新能力,營養品行業依舊是一個廣闊的藍海。
5、營養品爆品打造邏輯:一是要求從業者具有很強的市場洞察能力,關注市場上已有的一些現象級產品,它可能來源于新的趨勢、新的原料和新的技術,結合賽道增速和消費者需求找到真正可以落地的點;二是在技術上有自身非常鮮明的特色,產品的吸收率、功效、口感等都有保證;三是有足夠強的營銷賣點,再輔以包裝優化等細節能力的打造,給予消費者良好的體驗。
6、直播帶貨的火熱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營養品市場卷價格,消費者也更注重價格優勢,但目前直播帶貨實際上存在“達人不達”的問題,本質上還是不夠專業,多數達人的講解風格偏向于快消品銷售,忽略營養品產品的成分和功效。
7、未來營養品行業可能最終會走向個性化營養,現階段全家營養大多只是在人群上的簡單拓展,但個性化營養背后是技術突破,且更符合消費者最本質的需求。
8、精準營養所面臨的挑戰:一是精準評估,如何通過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情況進行評估;二是精準建議,如何通過數據給予每個人更貼合自身需求的營養補充建議;三是精準制造,如何根據不同個體需求做好成本控制、產品線布局延展等。
9、破局營養品行業低價競爭惡性循環的方法:
回歸循證營養,講究證據和功效,同時不斷對消費者進行教育,逐漸提升市場滲透率;
跨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今年來看,跨境已經很成熟,它繞開了國內同質化競爭的邏輯,自由度更高,便于打造出更具有差異化的產品,也能賣出更好的價格;
精準營養可能在未來 3 到 5 年開始起量,經過技術沉淀、能力儲備, 5 到10 年內有可能成為整個行業里的一支重要力量。
10、中國營養品市場足夠內卷,但在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區域,無論是嬰童營養賽道,還是整個大健康產業,都還有非常廣闊的增長機會和潛力,這就是中國制造業的優勢。
11、營養品行業不是一個存量博弈的邏輯,這意味著市場現在的蛋糕不止這么大,通過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這個蛋糕能夠繼續做大。
編輯/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