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日媒報道,神奈川縣一家出租車公司近日出臺規定,禁止員工舔手指翻紙張,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不少網友連連叫好。此事傳到中國,也引起了國內網友的諸多熱議。
據日媒報道,神奈川縣一家出租車公司近日出臺規定,禁止員工舔手指翻紙張,在網絡上引起巨大反響,不少網友連連叫好。此事傳到中國,也引起了國內網友的諸多熱議。
不少網友紛紛列出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一些“舔手指技能”。有人稱:希望老師發試卷的時候也停止這種行為。還有人稱:希望超市大媽能夠看到這條新聞,他們舔手指拿塑料袋給我裝東西的時候我真心不想買了。
舔手指翻書、拿塑料袋,包括數錢這種案例在生活中很為常見,甚至有不少公共圖書館為保護藏書,還推出了一些關于禁止閱覽者舔手指翻書的規定。但是,盡管很多人對此行為深惡痛絕,仍有不少人在翻閱紙張等難以自控,不自覺的就開始發動“舔手指”功能了。
為什么有這么多人都愛舔手指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濕潤的手指比干燥的手指對書頁的摩擦力更大,更容易翻動書頁,就這么點作用。舔手指的危害也很顯而易見,手上碰到的臟東西更容易被吃進肚子,尤其是數錢的時候。
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舔手指這種行為很不好,但是在人類歷史上,有不少意外的發現都是源于這種“陋習”。就比如生活中我們常見的糖精,1879年的一天晚上,剛做完實驗的俄國化學家法利德別爾格在吃晚飯的時候發現了這些比蔗糖甜成千上萬倍的物質。
在品嘗牛排時,法利德別爾格嘗出了一絲甜味,但妻子并沒有在菜里放糖,于是法利德別爾格在檢查完廚房用品后,他把疑慮的目光盯向了餐具,他舔了舔盤子的邊緣,再舔了舔自己的手,最后抽出口袋里從實驗室帶來的鉛筆,也用舌頭舔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是鉛筆上所沾染的神秘物質——糖精。
此外,甜蜜素和阿斯巴甜也是不小心舔出來的。畢竟舌頭的一大作用就是味覺感受,而甜味又是很難讓人忽視的美妙體驗。1965年,發明人James Schlatter當時在實驗過程中一些化合物的粉末沾到他的手指上,然后當他想捏起一張紙的時候,舔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結果發現手上非常甜,阿斯巴甜便由此被人類發現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們是一群神奇的人,在他們的嘴下,舔也能夠成為發現驚人科學成果的手段。對于普通人而言,翻書舔手指這時還是免了吧,畢竟容易和喜歡翻書摳腳丫的串味,你覺得呢?
注:本文由今日商訊獨家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或引用。
編輯/卞慧靜